伞陂镇坚持将综治中心作为基层治理“主阵地”,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数字赋能,连续三年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98%以上,获评"信阳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三零创建优秀乡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县前列。
一、织密多元共治网络,筑牢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
三级调解体系全覆盖。构建"1+16+46"治理网络:1个镇级综治中心统筹,16个村级调解委员会包片,46个网格单元包户,实现"定格、定人、定责"精细化治理。
创新"周一说事日"制度。党政班子成员轮值接访,联动司法所、派出所等8个部门现场办公,2024年累计解决宅基地纠纷、土地流转等民生问题37件。
专业力量下沉解难题。发挥县派"法治村长"队伍作用,由县公检法司业务骨干担任16个行政村法治顾问,2024年协同网格员化解42起复杂纠纷。
推行"五老调解+心理疏导"模式,吸纳退休教师、乡贤等56人成立"和事佬"调解队,运用村规民约化解邻里矛盾。
二、构建智慧防控体系,拧紧平安建设"安全阀"
科技赋能立体防控。深化"雪亮工程"应用,安装高清探头186个,对重点路段、学校、商超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2024年盗窃案件同比下降45%。同时,整合蓝天卫士、河道监控等系统,实现灾害预警、治安防控"一网通管"。
群防群治夯实根基。组建"红袖标"平安巡防队,吸纳网格员、退役军人等人员开展联防联控370余人次,2024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83处。
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实行"一人一档五包"管理,落实走访慰问、药物配送等服务措施,重点人员管控率达100%。
三、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培育基层善治"新生态"
创新构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调解能手"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法治宣传驿站,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巡讲"双轮驱动,开展"民法典进万家""农民工权益保护月"等主题宣传活动12场次,创新"案例解读+模拟法庭+互动咨询"情景式普法,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如今,群众遇事找法意识显著增强,法律咨询量同比上升67%,基层调解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35件,"信访不信法"现象下降43%。法治文化广场、普法长廊等阵地成为群众学法新地标,真正实现法治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法治阳光照亮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未来,伞陂镇将持续深化"网格+"治理模式,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推动"三治融合"向村民小组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治理动能。
编辑:曹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