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
《潢川县2021年再生稻种植工作实施办法》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15日
潢川县2021年再生稻种植工作实施办法
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持续增长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向好发展,根据市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再生稻发展的意义
近几年我县通过不断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再生稻面积呈现出逐年扩大势头,进一步提高了我县优质稻米率,提高了我县粮食市场竞争力;再生稻“一种两收”比种一季中稻增产增收,针对稻麦轮作,小麦低产高耗种植区,解决了我县稻茬麦病虫害多发,植株早衰,产量低,品质差,种植效益低下问题;再生稻的发展减少了劳动力、农药、化肥以及水资源投入,产出的再生稻米质优、绿色、健康,为我县“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了我县水稻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2021年全县推广种植再生稻5万亩,其中白店、仁和、双柳、江集、传店、张集、桃林、黄岗、伞陂、付店、隆古、谈店、上油岗等16个乡镇为示范重点乡镇(附件1),每个乡镇建设再生稻核心示范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1—2个,示范点再生稻两季收获平均亩产750公斤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技术培训。县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乡镇要对农户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再生稻生产系统性培训,努力提高农户种植再生稻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指导服务。各相关乡镇要指导农民选择生育期适中、再生能力强、品质优、抗性强、两季丰产稳定性好的水稻品种,确保再生稻增产增收。在关键农时,县乡两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解决农民在再生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确保种足种好。
(三)鼓励示范带动。在各乡镇建设的再生稻核心示范点基础上,通过个人到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申报,县乡组织科技人员现场验收,达到连片200亩(含)以上,二季单产合计达750公斤/亩以上(含),再生稻平均单产150公斤/亩(含)以上,对周边再生稻生产辐射带动较大的农户,县政府按照50元/亩标准奖补到户(奖励办法另行文)。
(四)指导产业化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以订单方式建立优质再生稻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指导龙头企业开展再生稻米“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切实提高潢川再生稻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稻米加工增值,进一步提高农户种植再生稻的积极性。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行再生稻生产的乡镇要把发展再生稻生产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要加强对再生稻生产的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再生稻生产技术指导组(附2)指导生产,各乡镇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再生稻生产这项工作要有研究、有部署、有检查的负责组织实施,确保县里分配种植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二)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采取电视讲座、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种植再生稻的有关知识及重要性,不断提高农民认识和发展再生稻积极性。
(三)强化研究指导。县乡农业科研、管理、推广、生产等部门要加强学习,制定出科学的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附件3),以便更好的指导农户生产。重点要筛选出3-5个再生稻优质专用品种,优化一批再生稻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一批绿色高效模式。要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尽可能减少机械对头茬稻蔸的碾压,确保再生稻有效穗数,提高再生稻产量。
(四)强化支持力度。县政府将对植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将涉农项目向他们倾斜,支持他们扩大规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购买加工设备等,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附件:1.潢川县2021年再生稻任务指导性分配表
2.潢川县再生稻生产技术指导组名单
3.潢川县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附件1
潢川县2021年再生稻任务指导性分配表
单位:亩
乡镇 |
再生稻面积 |
备注 |
双柳 |
5000 |
|
仁和 |
4500 |
|
白店 |
4000 |
|
传店 |
5000 |
|
江集 |
5000 |
|
张集 |
4200 |
|
桃林 |
4500 |
|
黄岗 |
4200 |
|
伞陂 |
3500 |
|
谈店 |
4500 |
|
上油岗 |
1000 |
|
隆古 |
2500 |
|
付店 |
1500 |
|
魏岗 |
200 |
|
来龙 |
200 |
|
踅孜 |
200 |
|
合 计 |
50000 |
|
附件2
潢川县再生稻生产技术指导组名单
组 长:吕安民(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胡传忠(农业农村局副主任科员、推广研究员)
成 员:赵培森(种植业及农业机械化管理股长)
吴 悦(种植业及农业机械化管理股高级农艺师)
程秀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
孙国强(县植保植检站站长)
龚金虎(县种子技术服务中心站长)
白天武(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张树友(县植保植检站农艺师)
王天洲(县种子技术服务中心站农艺师)
办公地点:种植业及农业机械化管理股
联系电话:0376-3972669
附件3
潢川县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1.大田选择。选择田面平整,灌排方便,具有水源保障的“冬闲田”、稻虾共作田、紫云英种植田为宜。
2.品种选择。以丰两优香1号、荃优华占、桃优香占、银两优丝苗、两优6326主栽品种。
3.播期及播量。播期在3月上旬(3月10日以前)播种为宜。杂交稻大田用种量:3斤/亩,常规稻大田用种量:6斤/亩。
4.播前准备。催芽前用烯唑醇(咪鲜胺)浸种24小时后改为清水浸种,籼稻共浸种72小时,粳稻共浸种84~96小时。
5.方式选择。采用保护地育秧方式,温室、大棚、小拱棚均可。提倡采用基质育秧技术、大棚原田双膜育秧技术。提倡选用钵苗机械化摆栽秧、机插秧、抛秧等栽插技术。
6.苗床管理。播种后扣棚保持高温高湿促齐苗。在秧苗出土2公分左右、根据天气揭膜炼苗。此后采取间歇灌溉方式: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 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在秧苗1叶1心期每亩秧田用尿素10斤兑水1000斤,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在移栽前3~4天每亩用尿素8~10斤加水1000斤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移栽前1~2天每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毫升加水80~120斤进行喷雾,带药下田。
7.移栽。可在4月上中旬、连续3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及时移栽。适当增加栽插密度,杂交稻每亩插1.5万穴、3万基本苗以上,常规稻每亩插1.7万穴、6万基本苗以上。
8.头季稻大田管理
(1)肥料管理(中等肥力田、推荐用量)。基肥亩施45%复合肥(15-15-15)80斤+锌肥0.8斤。分蘖肥(移栽后5~7天)亩尿素15斤+除草剂拌匀施入大田。
攻穗肥于水稻倒4~3.5叶(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前,约5月底)看苗亩施尿素15斤;保花肥于水稻倒2~1.5叶(施攻穗肥后再长2片叶,约6月10日前后)亩施尿素10斤。
促芽肥于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亩施尿素30~40斤。
(2)水分管理。坚持湿润管理。当亩“茎”数(每穴发头11茎)达到16万~18万时,要及时晒田。进行机械收割的稻田,在施促芽肥后一般不再上水,割稻时以收割机轮胎不下陷、不碾碎稻桩为原则。
(3)病虫害综合防控。病害重点预防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虫害重点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等。纹枯病防治要在晒田结束至抽穗时用嘧菌酯、或爱苗、或丙环唑、或满穗等预防2~3次;稻瘟病要在苗期和抽穗前用稻瘟酰胺、或三环唑、或稻瘟灵等进行预防;稻曲病要在抽穗前5~7天用拿敌稳、或戊唑醇、或已唑醇、或井冈霉素等进行预防;稻螟虫用康宽、稻蓟马用吡虫啉、或吡蚜酮等进行防治;稻飞虱用吡虫啉、或噻虫嗪、或烯啶虫胺等进行防治。
(4)头季稻收割。力争在8月10日前收割。留茬高度以倒二节上5公分、不伤再生芽为宜,人工收割一般可留40~45公分,机械收割可留至45~55公分,选用轮式、加碎草装置的收割机收割效果更好。
9.再生稻大田管理
(1)施肥管理。头季稻收获后3天内要及时上水,并施催苗肥,亩施尿素10~20斤。
(2)水分管理。头季稻收割如遇高温干燥天气,可先灌深水“洗”苗,再降浅水施肥,以防止腋芽脱水死亡。全程保持“干干湿湿”管水。抽穗期扬花时如遇“寒露风”,可适当灌深水,以水调温。
(3)病虫害防控。如遇连续低温阴雨,可在再生稻露穗前2~5天用嘧菌酯悬浮剂50毫升/亩喷雾预防稻瘟病。视情况及时防治水稻螟虫和胡麻斑病。
(4)“920”促齐穗。抽穗前后如遇低温,可亩用“920”2克+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100斤喷雾,促进齐穗。
(5)收获。再生稻可等到“十成熟”时收割,水分降到13%~14%时收获入库。
编辑:政府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