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潢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

2015年05月29日 来源:

2013年,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发展,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的重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0.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63.2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62.12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29%、31.6%、39.4%,分别拉动GDP增长2.7、3、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6:35:34.4,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4%。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6亿元,增长16.1%;其中,税收收入3.16亿元,增长20.2%,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4.2%;非税收入1.1亿元,增长5.7%,占一般预算收入的2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4.1亿元,增长2.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1亿元,增长37.4%;医疗卫生支出2.89亿元,增长16.4%。全部国税收入0.37亿元,增长21.1%;全部地税收入2.8亿元,增长2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上涨1.8%。

 

2013年各类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2013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02.3

 

食品

102.3

 

粮食

103.5

 

肉禽及其制品

104.1

 

蛋类

94.0

 

水产品

110.9

 

    菜

100.9

 

在外用膳食品

103.3

 

烟酒及用品

100

 

衣着

109.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8.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9

 

交通和通信

98.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6

 

居住

102.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1.1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

101.8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0.23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8.76万人,第二产业7.86万人,第三产业13.61万人。年末全县在岗职工7.83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931元,比上年增长15%。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9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6.7亿元,增长3.8%;林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6.1%;畜牧业总产值31.11亿元,增长5%;渔业总产值5亿元,增长0.9%。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6.6万亩,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种植面积55.06万亩,增长0.1%,秋粮种植面积91.54万亩,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33.89万亩,下降2.9%;蔬菜种植面积11.65万亩,增长2.6%;茶叶种植面积4.15万亩,增长3.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07万吨,增长2.1%,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十年实现增长。其中夏粮产量15.39万吨,增长0.2%,秋粮产量53.68万吨,增长2.6%;油料总产量5.85万吨,下降0.04%;蔬菜产量19.8万吨,增长10.8%;茶叶总产量2070吨,增长4.5%。

全年造林绿化面积6.74万亩,比上年下降11.6%。

年末生猪饲养量达到134.6万头,其中出栏80.5万头,连续五年出栏生猪超过80万头;华英鸭养殖量突破1亿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5.77万吨,比上年增长8.6%。

全年养殖水面利用面积21万亩。水产品产量3.92万吨,比上年增长14 %。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90696

2.1

夏粮

153864

0.2

秋粮

536832

2.6

油料

58523

-0.04

#花生

6868

-7.6

油菜籽

50658

1.1

棉花

34

麻类

106

茶叶

2070

4.5

蔬菜

198033

10.8

水果

6598

1.5

肉类

157683

8.6

水产品

39200

14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44.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大中型拖拉机0.19万台,增长18.7%;小型拖拉机0.99万台、农用运输车0.46万辆,与上年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9.65万吨,增长0.3%。农村用电量19155万千瓦小时,增长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5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6%。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10436

15.9

#国有控股企业

192837

10.6

#国有企业

22653

17.6

集体企业

14223

24.5

股份制企业

332627

16.4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5806

3.8

#轻工业

350566

14.1

重工业

59870

28.4

#非公有制工业

214379

21.6

#大中型企业

34036

20.7

#高技术产业

5223

38.2

规模以上工业14个行业大类保持增长。规模据前六位的行业增速分别为: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9.4亿元,增长13.3%;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增长20.3%;纺织业实现增加值1亿元,增长218%;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23.6%;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增长31.7%;金属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4亿元,增长32.4%。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实现利税总额9.48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29亿元,增长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大米增长14.2%,饲料增长12.9%,鲜冷藏肉增长25.7%,人造板增长20.7%,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增长32.3%。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大米

865143

14.2

小麦粉

111115

45.9

饲料

881842

12.9

食用植物油

23781

15.4

鲜冷藏肉

300249

25.7

饮料酒

千升

71649

19

13404

9.1

人造板

立方米

430289

20.7

塑料制品

6075

11.3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411359

28

万块

171465

27.2

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42683

32.3

铸铁件

7459

27.3

供电量

万千瓦时

70891

8.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建筑房屋施工面积18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8%,竣工面积17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47亿元,增长22.3%;农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6亿元,增长1 %。

在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中,住宅投资27亿元,增长41.5%;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0.2亿元,增长24.7%。第一产业投资4.12亿元,下降21.3%;第二产业投资24.1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投资6.14亿元,增长44.4%。全县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5.96

20.9

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

147

22.3

#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

30.2

24.7

农户

8.96

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住宅投资7.8亿元,下降39.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95亿元,增长54.1%。商品房施工面积144.7万平方米,增长167.1%,其中,住宅119万平方米,增长131.2%;竣工面积17.2万平方米,下降30.8%;销售面积37.8万平方米,下降4.5%;其中,住宅14.8万平方米,下降38.9%;销售额8.8亿元,下降9.7%,其中,住宅7.6亿元,下降19.2%。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65亿元,比上年增长9.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89亿元,比上年增长 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4.83亿元,增长3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6%。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5亿元,增长13.9%;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增长14.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36亿元,增长22.5%;住宿业零售额1.9亿元,增长15.1%;零售业零售额28.25亿元,增长10.2%;餐饮业零售额16.2亿元,增长7.6%。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60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6%。其中,出口总额4954万美元,增长58.9%。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共签约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80.7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80.95亿元。实际利用省外投资16亿元。出口创汇保持领先。落实出口企业奖励政策,形成了食品、羽毛、水产、生猪等出口产业基地,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达25家,全年直接出口创汇4954万美元,增长58.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37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842万吨,比上年增长16%,客运量1209万人,比上年增长12.9%;完成货物周转量20229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3%,旅客周转量7773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5%。

 

201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202295

17.3

货运量

万吨

942

16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77735

8.5

客运量

万人

1209

12.9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877.3万元,比上年增长15.9%。

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着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黄淮大丰收示范效应进一步放大。成功签约了计划总投资18.2亿元的黄国故城文化旅游度假项目。

八、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1.49亿元,比年初增加25.18亿元,增长21.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76亿元,比年初增加5.93亿元,增长2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8.71亿元,增长2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9.25亿元,比年初增加28.57万元,增长25.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0.0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9.18亿元 。年未金融机构存贷比98.6%,新增存贷比113.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高中4所,招生5154人,在校学生14722人,毕业学生5058人;职业高中2所,招生262人,在校学生2782人,毕业学生3260人;普通初中27所,招生9417人,在校学生27864人,毕业学生13112人;普通小学241所,招生12167人,在校学生59833人,毕业学生1598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达99.5%,高中达44.5%。全年幼儿园在园幼儿14682人。

2013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和职工情况

单位:人

 

指标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普通高中

5154

14722

5058

1015

职业高中

262

2782

3260

173

普通初中

9417

27864

13112

2640

普通小学

12167

59833

15986

3693

特殊教育学校

10

60

10

16

幼儿园

8315

15584

6011

244

深入推进科技工作,全年科技经费支出3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申报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科技项目对经济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年末全县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环境监测站1个,地震台站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综合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8%。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2.06%。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农家书屋272个,文化大院60个,村级文化基层服务点264个。实现农村无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年未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个,病床床位1461张;卫生技术人员1448人,其中执业医师352人,执业助理医师182人。县直医疗机构5个,床位798张,卫生技术人员810人,其中医院3个,卫生技术人员73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37人;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41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1个,床位663张,卫生技术人员638人。

全县拥有体育场馆1座,全年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3%人口抽样推算,全县年末总人口85.36万人,常住人口66.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694人,出生率11.65‰;死亡人口4431人,死亡率6.71‰;全年自然增长人口326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94‰。城镇化率44.2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30元,增长11.2%,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12530元,增长6.2%,经营性收入2804元,增长23.1%,转移性收入3646元,增长2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02元,增长14.4%,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1.7%,其中家庭经营收入4499元,增长10.9%,工资性收入3777元,增长17.4%,转移性收入359元,增长9.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89元,下降1.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64元,增长10.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4 %,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3.6%,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显著增强。为10968人发放城市低保金2837万元,为32828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571万元。新农保覆盖率达94.3%。新建、改建敬老院5所,发放五保金1257万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体救助金700多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2266套15万平方米,分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524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66.8万人,参合率达到99.3%。

十二、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亿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5.22吨,比上年下降11.1%;亿元GDP化学需氧量40.1吨,比上年上升93.7%。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死亡4人,比上年下降33.3%。全县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0.02。

注:1、本报告为初步统计数。

2、报告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编辑:余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