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政〔2013〕2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
实 施 意 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豫政〔2012〕33号)和《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实施意见》(信政〔2012〕19号)文件精神,发挥我县粮油资源优势,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由产粮大县到粮食经济强县的跨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是维系城乡、联结三农的桥梁与纽带。加快推进主食产业化,大力发展粮油深加工,是发挥我县资源优势,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增产目标,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搞好粮食流通,确保民食和应急成品粮供应,对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产健康协调发展,对加快我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粮油经济、突出精深加工、打造主食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群的基本思路,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稳步推进、有序发展的方针,以安全优质、营养方便、高起点、规范化为原则,以满足主食供应、保障食品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和扩大有效需求为目的,加快我县以糯米制品、光州贡页、高桩馍为代表的主食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进而推动粮油深加工发展,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和品种结构调整,实现由粮食加工大县到粮食经济强县的根本性转变。
(二)主要目标
——2015年,全县工厂化主食年加工能力、实际产量和工业总产值达到30万吨、17万吨和20亿元;2020年争取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
——2015年全县建设形成1个年产值不少于10亿元的主食产业集群,2020年争取达到3个。
——2015年主食产业化率,由目前的10%提高到30%,2020年提高到60%以上。
——2015年以主食加工为主的粮油加工业总产值争取实现30亿元,2020年达到60亿元以上。
——2015年粮油加转化率,由目前的72%提高到80%,2020年提高到90%以上。
(三)发展重点
——优先发展主食加工业。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支持日产25吨米制品建设项目;重点支持日产25吨速冻汤圆与速冻食品建设项目;重点支持日产10吨工业化馒头、饼干、糕点等建设项目;重点支持日产10吨光州贡面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年产值 在10亿元以上的主食产业化集聚区建设。
——着力推进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优先支持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开发特色粮油产品和专用粮油产品、大力推进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支持日处理能力在200吨以上的大米深加工、稻谷循环利用和面粉深加工项目,日处理能力200吨以上油菜籽和米糠油加工项目。
——突出抓好粮油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支持全县以粮油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名优品牌,建设具有潢川特色的粮油加工产业园或粮油加工板块,使粮油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推进措施
(一)做大做强主食加工龙头企业
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找准突破口,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积极引导粮食生产经营企业发挥现有土地、厂房、仓储设施和购销网络等优势,积极开展主食产业加工;鼓励现有主食加工企业,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创立知名品牌;充分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界线,通过招商引资、战略重组、联营协作等多种渠道,形成一批具有较大产能、较高科技含量和适销对路产品的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抓好1-2家企业的试点,总结经验,为全面铺开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县政府在命名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时,增设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县粮食局要择优扶持2-3家知名粮油加工企业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
(二)大力发展以主食为重点的粮油深加工
选择一批优势企业集中扶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粮油产品二次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产业效益。立足潢川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大米、糯米、面粉为原料的精深加工,重点抓好潢川特色食品的糯米制品、光州贡面、高桩馍等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积极研发并生产主食产品、休闲食品、保鲜食品、米糠油、米糠蛋白、谷维素、膳食纤维等产品。积极支持和鼓励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对粮油加工副产品的再加工和综合利用,推动粮油加工业向医药、环保、饲料等领域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三)积极推进主食产业集群和粮油加工园区建设
潢川县产业集聚区是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园区,根据省、市主食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在产业集聚区内重点扶持上马一批主食产业化项目,通过实施政策引导、落实配套设施、搭建服务平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园区内聚集,实现产业集聚区主食产业化项目集中、资源集约、功能完善,提升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使其成为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加快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步伐
依照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和加工餐桌主食;按照餐桌主食的口感、营养、品质需要,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大米、糯米、面粉的品质要求,加快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步代,积极研发、培育和种植适销对路的稻谷、小麦、杂粮新品种,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粮食生产决定加工,以粮食加工决定市场消费”的“供需倒置”状况。在加快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的同时,支持米厂、粉厂等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调整自身产品结构,为主食加工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原料。
(五)搞好优质原粮基地发展
鼓励粮食加工企业走“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路子,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和订单生产、土地流转、领办农民粮油合作社等方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大米、糯米、面粉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种子培育试验基地,开展优质良种培育和对农民进行引导、技术指导等工作。各乡镇要将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与主食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筛选出一批高标准粮田用于标准化主食专用稻谷、弱筋小麦示范种植基地和油菜籽生产基地建设;选择1-2个产业化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支持,帮助企业落实好原料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证原料供给和质量安全。在区域布局上,沿312国道以南优势产业带,包括桃林、黄岗、伞陂、付店、白店、仁和、传店、双柳、江集、张集等10个乡镇,重点发展种植超级稻、优质糯稻和双低油菜;沿312国道以北优势产业带,包括隆古、魏岗、谈店、上油岗、来龙、踅孜等6个乡镇,重点发展种植优势稻和弱筋小麦。要大力发展并不断规范完善订单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 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干部在联结市场、企业和农户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
(六)加强自主粮油产品知名品牌的创立与保护
引导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由做产品向做品牌转变,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出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争创品牌的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粮油加工及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称号的粮油加工企业,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争创名牌的热情和主动性。县粮食局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扶持和培育“黄国”、“弋阳”、“友利”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品牌,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提高产品知名度,争创2-3个国家级知名品牌。要加大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品牌的市场声誉。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类会展等,推介品牌,不断提高潢川粮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建立健全粮油食品监管与安全保障体系
要加快推进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落实粮油质量监管机构及人员,将粮食质检事业单位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提供检验检测场地,配置必要的粮食质量与卫生检验检测场地,配置必要的粮食质量与卫生检验检测仪器及设备,提高检验检测队伍业务技术水平,为粮食质量与卫生检验检测创造良好环境。要以粮食行业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为依托,整合企业、政府部门及粮食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食品质检和科研资源,在全县形成高效、统一、协调的粮油食品监管、服务网络。各类粮油加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粮油食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强化对粮油食品安全的全程控制。
(八)加快建设现代销售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
依托潢川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组建快捷、统一、高效的综合性大型物流集团,建立辐射全国的物流网络。大力开拓外部销售市场,依托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把潢川主食产品、粮油深加工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直接配送至全国各地,使潢川特色的糯米制品、光州贡面等优势产品唱响全国。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放心主食”示范企业和示范经营店活动,依托现有的“放心粮油”店迅速发展壮大到全县城、乡、村各个领域,在县城区建设8-10个“放心粮油”与“放心主食”为一体的便民连锁超市,在全县各乡、镇集市建设30个便民连锁店,在全县各行政村设立一家便民门店。建设1-2个主食产品和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保障城乡居民主食和粮油产品的稳定供应。
(九)加快粮食产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商开放步伐
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准入机制,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标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档次和质量。要充分发挥我县的特色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通过内引外联,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壮大我县粮食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引导我县优势企业与境内企业合作,共同投资主食产业和粮油精深加工。推动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产业集群带动转变,组团形成整体优势,打造全产业链的粮食产业化集群。
四、政策扶持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从2012年至2020年,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县直有关部门安排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种涉农专项资金及工业结构调整、高效技术项目资金,在符合专款专用要求的前提下,要重点向主食产业化及粮油深加工项目建设投入倾斜;对新建从事主食产业化、粮油深加工和粮食物流配送的项目,应享受地方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并减免相关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对于粮油仓储、加工企业退城进郊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地方留存部分,要按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和符合规定的项目再予以安排。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对从事主食产业化、粮油深加工和物流配送的粮食产业,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1号)要求,对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粮食,免征增值税。鼓励企业加大对主食产业化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费用,按照有关税收法律和政策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粮油加工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税法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取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大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粮食订单生产基地、粮油加工园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主食产业化企业设备购置、技术改造、物流配送、网点建设和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等贷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取抵押担保或保证担保等多种形式,积极争取商业银行对主食产业化建设项目直接贷款。建立主食产业化及粮油深加工融资担保机制,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对龙头企业的担保服务。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对县级以上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应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推进规模经营的粮食加工企业主体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保费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筛选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产品竞争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的粮油加工和主食产业化企业,进入重点上市后备资源库,优先培育和支持企业上市。
(四)提供土地优惠政策
要在依法依规用地基础上,在产业集聚区切实保障主食和粮油加工园区合理建设用地需求。要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文件中“龙头企业直接用于或者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的规定。对于主食产业化、粮油深加工及粮食仓储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予以审查、报批,其征(占)用土地各项费用按下限标准收取。
(五)加大科技研创新能力提升的扶持力度
按照上级要求,要加大对粮油加工和主食产业化科技公关的支持,对企业围绕主食产业化项目研发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项目课题和专项资金;对粮油加工、主食生产等企业经申报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一定奖励;加强粮油加工特别是主食生产方面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支持相关企业积极申报省、市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发展,把粮油深加工特别是主食产业化工程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和奖惩。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县政府成立主食产业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粮食局。协调小组建立工作会商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主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督查落实。
(二)统筹谋划,加强指导
县粮食局要担负起牵头责任,切实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责,搞好规划,科学布局,制定措施,强化落实,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健康、有序、科学发展;要抓好主食产业化工程与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及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工程的对接,指导各乡、镇和产业集聚区的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发展工作,并抓好相关目标的监控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力度,及时了解和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发挥粮食主管部门的作用,支持和督促其认真履行好职能,确保全县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三)密切配合,扎实推进
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切实履行好协调、监督、服务职能,为推动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提供可靠保障。发改委要加强综合协调,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纳入县重点项目管理;财政局要将主食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整合相关资金,支持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农业局、水利局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加大对水稻、小麦等主粮品种结构的调整力度,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加快原粮基地建设步伐,并在安排农产品加工项目投资时,优先考虑安排粮油深加工项目;商务局、供销社要切实加强对主食产品进入城乡商业超市经营网点的协调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降低进入门槛,减少流通费用;工商局对申请注册、变更登记的主食生产经营的企业,要简化手续,迅速办理;交通运输局要大力支持主食产业基地和主食产品的运转保通工作,努力推进物流新技术在运转过程中的应用;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电业局对主食产品及粮食深加工企业生产用水、用电要及时安排,给予优惠;广电服务中心要利用媒体平台加强对粮油精品特别是主食产品的公益性宣传,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农业局、农科所、科技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统计、国税、地税、质监、卫生、工信、食品、安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强有力的协作机制,确保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工程的顺利推进。
潢川县人民政府
编辑:余江
相关阅读: